「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餐飲模式轉型:日本築地場外市場商家支援案例」のアイキャッチ画像

share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餐飲模式轉型:日本築地場外市場商家支援案例

   

背景

2020年4月開始,日本各地陸陸續續宣布進入緊急事態,開始柔性勸導民眾減少外出並限制店家的營業時間。隨著緊急事態的宣布,社會的經濟活動相當然爾也開始受到影響,包含旅遊景點的收入減少,各種活動的暫停與延期,對於餐廳營業者的影響自然不在話下。

自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限制人們在國際間的移動,對於長久以來仰賴觀光的築地市場地區經濟可以說是重重一擊,平日的上班族經濟也因為遠距工作的實施,餐廳顧客大幅減少!為此,長久以來據點於築地市場周邊的 Neuromagic 也開始思考如何運用我們在數位業務方面的經驗與服務設計方面的知識,幫助這些店家度過難關。

作為一間體驗設計公司,我們的目標是透過建立一個系統,將「有需要的餐廳」與「想守護這些餐廳的顧客」連結起來。將疫情之下大家在各地所展開的支援服務的「點」連結成「線與平面」,以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多更有意義的體驗。為此,neuromagic 團隊花了約1個星期的時間於2020年4月,建立起一個網站平台以「整合四散各地的情報與有用的資源」。

網站內容包含:

網羅外帶與外送最新情報

盡可能地網羅各地區的外賣配送地圖。此外,我們也追加了予約,減少剩食等的相關外帶服務,以及 Uber Eats 等外送服務進入系統。

收集網路支援聲量

觀察Twitter等社群媒體上的hashtag動向,分享各地如 Saki-Meshi(先飯)和 Kitch-Hike 等提前預定(預付)型服務,以及可以透過故鄉納稅來支援餐廳等的情報。

提供餐廳業者有用情報

介紹店家可以立刻開始著手進行的服務情報,包含登錄外帶地圖、預先支付服務系統以及活用群眾募資平台等。或是分享數位化挑戰與具體解決辦法的情報,例如轉型服務模式包含餐車、外送服務等。

  • 登錄外帶地圖
  • 登錄外送服務
  • 登錄預先支付服務
  • 群眾募資

與餐廳業者一同進行線上工作坊

聆聽並了解餐廳業者現在面臨的問題,並共同構思解決方案。對於不熟悉線上軟體操作的業者們,我們也特別在事前做好演練以確保流程順利進行。

從「地方餐廳情報收集入口網站」正式轉型為「築地はしご鍋」

然而,隨著緊急事態宣言規制鬆綁,商家逐漸恢復營業,團隊也認為需要重新審視「餐廳情報收集網站」的用途是否符合現在社會需求,網站也完成其階段性的目標。最後團隊在與築地商家討論後,於2020年11月開始與築地在地商家團體「築地はしご清酒」共同合作推出「築地はしご鍋」計畫。

透過嚴選築地在地食材,開發並販售火鍋材料組!食材的準備與配送由在地商家負責,而 Neuromagic 團隊則是負責與在地商家共同企劃每季火鍋內容,從宣傳到販賣,網站營運都是 Neuromagic 一手包辦,並且利用 shopify 建立線上販售平台,火鍋宣傳包含攝影、設計、文案與後端 coding 等,同時我們也提供在地商家營運模式開發上的建議。

在專案的進行上, Neuromagic 團隊會和築地市場商家團隊每週召開一次會議,共同討論當季菜單。並著手進行宣傳品的製作,包含攝影、傳單與文案設計、社群媒體經營與商品使用說明書等的製作。接下來,KATTE企劃也預計將針對年末假期推出火鍋以外的商品!

小結

在執行這項專案的過程中,負責各種宣傳文案撰寫的井原桑提到

專案進行最重要的,是與築地商家團隊之間信賴關係的建立。飲食店鋪經營關係到他們的生計,如果我們的出發點只是一時興起或目的不夠明確,那麼我們與築地店家之間的關係是無法成立的。正因如此,我們必須讓對方知道我們也是相當認真看待這項專案。

這場新冠肺炎為我們所有人上了一課,在面臨這樣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嘗試找出問題並解決,從過程中學習。當然,在執行這項專案時要獲得實質上的金錢利潤並不容易,但在過程中我們其實也獲得許多無形的價值,包含與築地商家之間互助關係的建立,協助商家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從摸索過程中所累積到的經驗等。

如果所有團隊成員在專案進行過程中過於勉強,那計畫是無法長久持續的。重點是要做的開心!

接下來,KATTE企劃也預計將針對年末假期推出火鍋以外的商品!想了解更多,歡迎直接點擊這裡


故鄉納稅:日本唯一可以指定捐款用途的稅金。故鄉稅的捐款對象不限定出生地的故鄉,民眾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城鄉村里 (地方自治體)。捐款後,扣除自己的部分負擔金額 (2千日圓),所捐出的故鄉稅可以抵扣該年度的所得稅與下一年度的住民稅。除了扣抵稅金,地方自治體會準備地方特產作為謝禮,回送給捐款的民眾!

林 静瑩

Service Designer

來自台灣,目前據點在東京!
擁有廣告代理商的行銷經驗背景,目前在 Neuromagic 負責工作坊流程設計,企劃並執行以設計與永續發展為主題的講座,支援企業執行永續轉型服務。
除了永續發展與循環經濟之外,她對於地方創生與公共服務設計也非常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