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臨複雜問題時,要構思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並不容易。然而不管再怎麼努力,獨自坐在電腦前發愁是很難想出什麼方法的。這時就是設計思考發揮作用的時刻了。
設計思考是 IDEO 創始人 David Kelley 所提出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包含五個階段:「同理」、「問題定義」、「創意與構思」、「原型設計」和「測試」。 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工具、方法和步驟。想必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也在構思創意上卡關過吧?那就和這篇文章一起探討「創意與構思」吧!
究竟什麼是創意發想?簡單來說,就是「構思一個點子」 。然而,當我們在談論與商業或設計有關的創意發想時,通常指的是與設計思考有關的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活躍我們的思考,並擁抱某種程度上的不適應以達成創新!
創意發想的原則
在進行創意發想時記得把握幾個關鍵原則。堅持這些原則,將能協助你保持專注力,讓創意發想本身成為一件有趣的事。
保持開放的心態:有時候好點子會突然出現。無論想法多麼瘋狂或不切實際,都不要否定它。在會議中大家所提出的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成為解決方案的靈感。
不需太執著:對所有的想法抱持開放態度是很重要的。但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知道什麼時候該捨棄一些想法。在創意發想階段,我們對所有的想法都應持平等意見。然而,當進行到使用者測試階段時,要適時地放下對某特定解決方案的執著或偏見,從容接受並放棄不可行的方案。剔除掉不可行的方案可以幫助團隊縮小方向範圍,使團隊離最佳解更近一步。
創意不是必須:設計思考適合所有人。儘管你可能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創意」的人,那也沒關係。雖然需要透過多些練習來適應,但如果你能嘗試擁抱未知並完全投入在活動與流程中,最終你將會看到成果。
邀請多人參與:創意發想最好以3~5人為小組進行。單獨發想也可以,但會增加一些難度。透過多人參與,團隊將獲得更多元的觀點。有時候自己完全想不到的點子,對他人來說卻是輕而易舉或稀鬆平常。
此外,創意發想的過程並非憑空出現。創意發想在設計思考流程中處於第三階段是有原因的。在開始構思前,最好先明確定義這個方法是「為了解決『誰』的『什麼問題』」
現在,有趣的部分來了。讓我們來試試幾個創意發想的方法吧!
創意發想(Ideation)的活動
- Crazy 8’s:這個活動算是我們的最愛,經常會在執行 Design Sprint 時使用。只需要準備團隊人數份的A4白紙與黑色簽字筆(喜歡 fancy 感的選擇彩色也行)。首先,先將白紙對折三次再展開,這時你會有8個方格。接著,在每個方格中,畫出自己構思出的解決方案或任何想法,不必畫得很詳細。計時 4~6 分鐘,然後就著手畫吧!
- 時光機 Time Machine:這個步驟是來自於服務設計衝刺計畫。可以搭配使用「時光機 Canvas」(在文章最後可以免費下載)。首先在便利貼上寫下使用者「過去」是透過什麼方法解決問題,並將其貼至 Canvas 上。接著寫下「現在」的解決方案。最後,寫下「未來」的解決方案。 在想象未來解決方案時,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這些點子都將成為後續構思出可行性解法的靈感。
- 體力激盪 Bodystorming: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要嘗試理解面臨這些課題的人的立場。首先,先將自己置於使用者所處的環境中(例如:超市)。接著,執行該項需要被改善的行動(例如:自助結賬)。可以在真實環境中(超市)進行,或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重現該場景。透過體力激盪,能幫助你注意到也許是錯誤的假設以及體驗過程中的主要痛點。
- 10次方的力量 Powers of 10 : 這個練習的靈感來自於傳奇工業設計師 Charles 與 Ray Eames 夫婦。影片《10次方的力量 Powers of 10》的內容是他們錄製一個人躺在公園裡的畫面,每隔10秒鏡頭會被拉遠10的次方。(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9分鐘的影片,我們強烈建議你去看看,真的很驚嘆。) 從公園裡一對夫婦的特寫開始,每格10秒畫面會拉遠至10的係數倍,直到越過銀河,接著再以不到10分鐘的時間回歸到原子規模的大小。類似這部影片的概念,利用不同規模的視角來思考解決方案以及問題。比方說,可以思考如何使用10美元、100美元和10,000美元來解決同個問題?
- 循環羅賓 Round Robin : 這項活動需要4~5人參加。 首先請每個人將紙對折兩次,摺出4個方格。接著,在其中一個方格中,由第一個人寫下一個解決方案。隨後順時針傳遞,第二個人在同張紙的下一個方格中寫下可能會導致該解決方案失敗的原因。接著再次順時針傳遞,參考紙上既有的解決方案和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並在下一個方格中寫下修改後的解決方案。
更多資源
若想了解更多能夠幫助創意發想的活動,其實網路上也有許多免費資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特別分享了幾個我們認為容易使用的資源。
- Google Design Sprint Kit: Sketch Methods
- IDEO Design Kit: Ideation Methods
- SessionLab – Idea Generation and Innovation Exercises
還在等什麼?透過這些活動,將幫助大家構思出更棒的點子!就讓好點子萌芽生長吧。

岩田Elena
Digital Content Producer
來自於美國費城。擁有媒體傳播科系背景,對於媒體溝通與社會公平設計相當有興趣。目前在Neuromagic擔任小編,負責服務設計相關的內容行銷策略、創作與研究,以及攝影。